【资料图】
法庭政协联手 倾情力促和解
——南安法院水头法庭化解一起长达6年的石材买卖合同纠纷
“谢谢您设身处地为我们着想,倾情力促调解!”日前,南安法院水头法庭依托石材协会政协委员履职解纷室妥善化解一起石材买卖合同发回重审案件后,双方当事人及律师均对法官连连称赞。
水头法庭在受理该发回重审案件后,第一时间查阅了原审卷宗,详细向原承办人了解案情。双方的争议主要在于案涉石材的品类是黄金麻还是白麻,是否有提绣(染色)。
对于这些专业问题,水头法庭及时与石材协会政协委员履职解纷室联系,向有丰富专业经验的石材协会政协委员黄国端、陈良梯了解关于黄金麻、白麻的区别,提绣的概念等,并多次联系当事人到履职解纷室调解。
“石材的品类定义比较复杂,往往没有一个通行的、权威的概念,标准不一,鉴定难度大、时耗长且费用高,石材是非标准产品,关于质量的纠纷大部分是由于当事人的对石材特性的认知不一致和石材存在色差的天然特性导致的,往往双方花费大量成本鉴定后,发现并不能得出一个确定的结论。”政协委员黄国端结合石材质量纠纷的特点等向当事人劝导。经过专业分析和劝导,双方当事人均打消了鉴定的念头,寻求承办法官帮助协商付款方案。
考虑到该案系发回重审案件,案件难度较大,双方矛盾比较尖锐,且双方目前因为经营问题,经济状况均不乐观,为节约诉讼成本,提高审判效率,也让当事人尽快走出这段漫长的纠纷,法官从双方的合作关系出发,耐心引导:“石材是非标准产品,双方又未签订书面合同,在缔结合同的过程中都存在过失,双方又未能加强沟通,及时查验货物,导致合同履行出现问题,均应承担部分责任。”
经过多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沟通,双方终于达成部分减价后分期付款的合意,并最终签订了调解协议。至此,这起长达六年的案件经过法院和政协委员的共同努力,得到了有效、实质性化解。
(本报记者 林扬阳 通讯员 周佳宝)
X 关闭